人力资源一线观察之三丨现代制造浪潮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走俏
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上,广东东莞是一颗分量十足的“螺丝钉”。从广东东南部一个加工基础薄弱的农业县,东莞历经40年完成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长为联通全球、产业配套完善的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其发展轨迹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缩影,也折射出广东制造业从“广东制造”迈向“广东智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步伐。
起步于“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东莞逐步构建起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服装鞋帽等多个产业集群。如今,伴随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入推动,制造业正加快向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AI和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转型,对人力资源结构提出更高要求。
进入21世纪,东莞制造业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转型。从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向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产业格局。电子信息、精密模具、机械制造等新兴行业崛起,加大对中高级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技工院校提质扩容,企业加大培训投入,技能人才评价制度逐步完善,一批掌握硬核技术的蓝领成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刘进军,就是这一代技术蓝领的典型代表。扎根模具一线二十余年,成为东莞市技能领军人才。他不仅见证了珠三角工厂从代工向自主研发的跨越,也亲历了技能成长与企业创新相互成就的历程。
2007年,东莞企业祥鑫科技谋划转型,刘进军凭借丰富经验,接下汽车模具研发重任。作为技师工作站站长的他带领团队攻关核心技术,助力这家起步于打印复印机五金件加工的小厂,慢慢成长为布局多个新兴领域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企业。
“模具行业早已不是‘会一门手艺就够了’的时代了。”刘进军感慨,“企业要的是既懂设计又会加工,还能驾驭智能设备和管理项目的‘多面手’。”
制造业是东莞立市之本和发展之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东莞正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和“AI+制造”,着力构建覆盖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一轮“大技改”,加快八大领域设备更新,带动22万家制造企业加速做大做强,实现工业技改投资提高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工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作为制造重镇,东莞集聚了华为、OPPO、vivo等电子信息巨头,带动数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加速迈向智能制造。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经济转型双重压力下,东莞制造业正驶入“深水区”。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迅猛崛起,产业变革对技能结构提出新要求。
“过去,企业的人才服务相对简单,只需向客户输送人力,达成目标交付即可。但近年来,尤其是在与华为等高端制造企业合作后,客户的真实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力资源企业不仅要‘送人’,更要‘送才’。”东莞市信鸿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这个的人说,客户对派遣人员的要求慢慢的升高,既要技能扎实,又要岗位匹配,能快速融入生产线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变化倒逼企业主动调整人才策略,从单一招聘向系统化培养转型,在校企合作、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加码,力求打造出一批既能操作、又懂技术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东莞现有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超过1.6万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比例达到38.49%,但兼具实际操作与研发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占比不够高,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领域人才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在东莞,曾经熙熙攘攘的传统加工车间正悄然切换赛道。智能制造、机器人、自动化成为制造业新坐标。随技术进步,企业面临最大瓶颈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尤其是集研发、制造与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90后技师韦世勇,便是这场转型浪潮下的一个缩影。如今,他是广东省特级技师,巨冈精工(广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核心人物。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韦世勇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机械专业课程。然而,现实重压让这位年轻讲师做出人生“调头”:放下粉笔,回到东莞,扎根制造一线。他加入巨冈精工,从机床设计做起,几年间晋升为夹具主管,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
“持续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韦世勇坦言。在巨冈精工300余名员工中,90后占比已过半。然而,高速转型带来的技术革新,远远跑在了人才培育前头。研发、工艺设计、智能集成等岗位严重短缺,高校与企业技术脱节,企业想找“能干活又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难上加难。
这一困境,并不孤立。东华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谢雄飞,自大学毕业便扎根企业,从事高端注塑机电动机研发,至今20年。他直言:“像我这样的老工程师只占4%左右,中坚力量也不过20%-30%,大多数还是5年以下的新员工
255万拍下校内51平商铺3年经营权,因不能卖烟酒放弃租赁,校方:赔偿3年租金差价损失75万元
经过多轮竞拍后,以年租金85万元合计255万元的高价拍下3年经营权。然而许先生的经营执照项目包含“烟酒”,学校在招租时明确不得售卖香烟、酒水,要求他变更营业范围,不愿放弃烟酒生意的他及朋友选择毁约。
峨眉山遇冷游客流失14万,猴哥都饿瘦了?当地:仅为景区购票游客数据,总接待量增加8.82万人次|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连日来,“峨眉山遇冷,14万游客量流失”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关注。该消息称,据上市公司峨眉山A(000888.SZ)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截至2025年6月30日,由于游客的流失,公司营业收入相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5115.64万元,同比下降10.
河南日报8月9日消息,日前,河南省委决定:高建立同志任开封市委委员、常委、书记,高建军同志不再担任开封市委书记、常委、委员。
骨科医生分享手术经历: #内蒙古人骨头硬 手术刀都凿不动,“吃牛肉羊肉和吃豆浆油条的线万次播放
命最好的人就是40岁以后有钱的人#金融常识 #金融小知识 #呼和浩特 #商业思维
根据中央组织部和人社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厅局级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等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只能在2个区间申请。
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成功捣毁一个以封建迷信为幌子、实则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在全国多省市同步收网,抓获嫌疑犯92名,其中88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